2024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近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25年)》(下称《白皮书》)表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2025-07-07 57
自2017年年底新三板摘牌后,科隆能源便更名为陕西科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隆新材)。之后看到全面注册制实行带来宽松的上市良机,其又于2022年8月再度挂牌新三板,期满一年后,就向北交所发起IPO申请。
招股书显示,科隆新材的主营业务为液压组合密封件和液压软管等橡塑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煤矿辅助运输设备的整车设计、生产、销售和维修,同时也为军工、高铁、风电等行业客户研发和生产定制化橡塑新材料产品。
本次IPO,科隆新材拟募资4.01亿元,其中1.57亿元用于军民两用新型合成材料液压管生产线建设、9367.39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5000万元用于数字化工厂建设、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总募资额的25%。
2020年—2023年6月30日报告期内,科隆新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亿元、3.13亿元、3.29亿元、1.8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906.87万元、6612.16万元、5197.05万元、2458.44万元。
从企业业绩、增速而言,科隆新材的表现较为稳健,符合北交所上市规定,然而此次IPO递表前10多天,实控人邹威文因违规占用公司资金收到了监管部门的自律监管警示,而将1亿元巨额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凸显科隆新材存在较大的流动资金压力。
从证监会的审核问询函来看,科隆新材此次IPO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财务内控不规范、资金使用违规较多的情形上。这会不会成为科隆新材IPO的绊脚石呢?
部分收入提前确认,有虚增收入之嫌
据小财米儿了解,报告期内,科隆新材曾存在多次财务不规范情形,主要有科隆新材部分销售出门证日期晚于快递发出日期、部分收入确认早于合同签订日期、原材料未进行质量检验便办理入库、研发费用入账时间不一依据不充分、采购办公用品不规范、固定资产核算不充分等。
科隆新材部分销售出门证日期晚于快递发出日期、部分收入确认却早于合同签订日期,这真有点“莫名其妙”。收入确认时点不准确不规范,令人怀疑其是否存在故意跨期调节收入、粉饰财务的行为。
会计核算方法不统一,较为随意
科隆新材于2022年5月取得德国蒂芬巴赫用于液压支架的电液控制系统及相关液压阀产品代理权,2022年至2023年1—6月,科隆新材按照总额法分别确认其他矿用配件收入705.39万元、1,089.43元,同时科隆新材同期将存在将阻燃输送带贸易类收入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这使其同一时间内存在两种不同会计核算法的不合规情形。
令小财米儿不解的是,为何在报告期内,科隆新材对贸易类业务收入既存在总额法又存在净额法的核算办法?为何要将阻燃输送贸易类业务由总额法突然调整为净额法,这是否符合新收入准则规定?与对方交易时,科隆新材能否能准确识别在贸易类业务中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抑或采用一切有利于企业增加收入的核算办法?
转贷行为明显,是否有利益输送?
报告期内,科隆新材存在与供应商、客户进行“大票换小票”的票据找零、向非金融机构票据贴现等不规范情形。与此同时,科隆新材还存在明显转贷行为——为满足贷款银行受托支付要求,将取得的贷款资金以采购货款名义支付给全资子公司迈纬尔、供应商宁波格来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再由其将资金转回公司的不规范使用银行贷款行为。
值得指出的是,科隆新材部分贷款款项转回公司时间间隔了一个月,这种转贷行为是否真实发生、是否存在通过票据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情形。对此,证监会问询函也指出:“科隆新材及关联方与供应商宁波格来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资金往来或其他利益输送的情形”,要求说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的具体原因及背景,是否存在体外循环或虚构业务的情形”。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可比公司,研发废料核算不准确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末,科隆新材存货结构中原材料占比较高且高于可比公司。报告期各期末,其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111.63万元、130.18万元、17.05万元和39.81万元,占存货余额的比例分别为2.14%、2.12%、0.24%和0.47%。招股书对比数据显示,科隆新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有刻意减少材料耗费、提升盈利比之嫌。
与此同时,小财米儿发现,科隆新材研发废料核算也不准确,发放奖金不太规范。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科隆新材曾存在研发废料核算不准确、部分研发费用依据不充分、研发人员发放奖金不规范的情形,且研发费用率远高于可比公司水平,各期研发费用与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存在明显差异。
对赌协议或留隐患未来或有赎回撤资的压力
此外,小财米儿还发现,科隆新材亦存在一个中小企业常存在的缺陷、隐患,即特殊投资条款,也就是常说的对赌协议。从IPO申请文件看,科隆新材与公司股东之间不存在特殊权利条款的协议,然而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机构投资者上海秉原旭、新余秉鸿之间存在着附解除条件的对赌协议。
这意味着,一旦上市失败,身负对赌协议的科隆新材控股股东、实控人,或要面对来自上海秉原旭、新余秉鸿等投资机构所要求的赎回撤资的重大压力。
科隆新材,你还好不?(文/桦邺 小财米儿观察员)
来源:新浪网
近期课程安排: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网络课程学习班:
报名链接:https://www.neikong.com/s/pc/#/course/detail/1527212/1473841/info?parentId=905884
联系电话:010-68004176、68004186
联 系 人:孙老师、邱老师
报名咨询二维码 :
相关文章
2024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近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25年)》(下称《白皮书》)表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2025-07-07 57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25年)》(下称《白皮书》)近日发布。《白皮书》显示,2024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这一...
2025-07-07 85
由深圳市迪博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25年)》日前发布。对于如何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白皮书》从监管机构层面、上...
2025-07-07 74
保险公司“瘦身”进行时。近日,泰康保险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不再设立监事会,第三届监事会各监事自动离任。在此之前,日本财险(中国)、中国人保也已相继宣布...
2025-06-30 64
【大河财立方消息】6月30日消息,江苏证监局日前披露的行政监管措施显示,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阴农村商...
2025-06-30 60
财政部厦门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部党组决策部署和部内控委工作要求,将内部控制作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财政监管效能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制...
2025-06-30 59
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2025年6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令2025年第6号公布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nb...
2025-06-24 76
近日,中期协一次性公布了4则纪律处分,均与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的场外衍生品业务相关。据期货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6月以来,中期协已公布了12则纪律处分...
2025-06-24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