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控新闻文章正文

ST板块迎跌停潮 上市公司须重视内控问题

内控新闻 2024年05月07日 16:03 164 内控网

5月6日,ST板块迎跌停潮,近70只个股跌停。截至当日收盘,A股跌幅榜前十中,ST概念占据7个。其中,ST聆达、*ST银江、ST先锋、*ST巴安、*ST 开元等深跌20%。


iFinD数据显示,5月6日至少有40家上市公司变更股票简称。4月30日,这些公司集中宣布停牌,提示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因各种风险问题将被“戴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部分股票还被“带星”,以示警示。


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原因中,内控问题成为“重灾区”,其中不乏永悦科技、中润资源、长江健康、英飞拓等昔日热门个股。

4月30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的修订稿,新增了三种规范类退市情形,其中涉及对内控问题的监管,将资金占用、内控审计意见、控制权长期无序争夺等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增强规范运作的强约束。


交易所表示,将对“壳”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进行精细化监管,从严监管因缺乏持续经营能力进而触及收入利润指标被“退市风险警示”(*ST)的公司、濒临交易类退市指标的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严防违规“保壳”“炒壳”;对其他*ST、ST等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提高现场检查覆盖面,切实把好标的资产质量关。


内控制度是上市公司质量的根本,对推动上市公司强化内控建设,对防范化解风险、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内控的监管,一直也都是非常严格的。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内控问题,提升内控的有效性,不要让内控“失控”“失效”。内控系统环节众多,一环出问题,环环出问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影响上市公司健康发展,以及资本市场整体平稳运行。同时,内控问题也应是投资者密切关注的重要风险因素。


内控失效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披露存在缺陷,导致内控失效,影响上市公司正常业务的开展;对“关键少数”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的“独立性”形同虚设;管理不到位,未能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


笔者认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想要做好内控,首先是要加强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建设,在制度层面保障公司规范运作。其次是在内部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强化相互间的制约与监督。最后是重视信息披露工作,内控问题一旦发生,要及时披露,并立即采取相应整改措施,降低经营风险等。


此外,强监管是构建良性资本市场生态的重要基础,提升上市公司内控质量,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发力推动,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内控体系,为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课程安排: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网络课程学习班:

报名链接:https://www.neikong.com/s/pc/#/course/detail/1527212/1473841/info?parentId=905884

报名电话:400-098-1119    15810764339(微信同号)

联 系 人:孙老师、邱老师

报名咨询二维码 :

企业微信.png



内控网—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官方网站—内控®、风控®、首席内控官®、风控在线®、内控网®、内部控制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零字第西200036号
  • 内控网®、内控®、风控®、首席内控官®、内控师®、风控在线®、内控培训、内部控制培训、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
  • Copyright© 中经安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102702号-6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17 京B2-2012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