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笔者在对本地所属国有企业审计中发现,国有企业在拓宽产业投融资领域、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025-05-24 10
①中信金控和保诚集团拟再度向中信保诚人寿增资25亿元; ②截至2023年末,中信保诚人寿的高风险资产规模攀升至493.48亿元; ③2024年前三季度,中信保诚人寿净资产收益率-23.26%。
财联社11月6日讯(记者 夏淑媛) 11月6日,财联社记者获悉,中信金控和保诚集团拟再度分别向中信保诚人寿增资12.5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中信保诚人寿注册资本将由48.6亿元达到73.6亿元,中外方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据悉,今年2月2日,中信保诚人寿刚完成一笔25亿元的增资。业内人士表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信金控和保诚集团拟向中信保诚人寿进行第二轮增资,凸显了中外双方股东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寿险业发展的持续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外方股东以现金形式等比例注资背后,中信保诚人寿投资端部分项目的违约不容忽视,后续仍需关注相关风险变动情况。据悉,截至2023年末,该公司的高风险资产规模已从2021年401.8亿元攀升至493.48亿元。
2024年三季度,因公司治理、业务经营、资产负债管理、内控合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中信保诚人寿收到监管出具的1份年度监管情况通报、1次监管强制措施,以及1次监管问询函。
中信保诚人寿拟再增资25亿元,中外方股东以现金形式等比例注资
距离上次增资不到一年,中信金控和保诚集团拟向中信保诚人寿开启新一轮增资。
据财联社记者获悉,近日,中信保诚人寿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公司第二次增资实施方案。本次增资,中信保诚人寿拟增加注册资本25亿元,由现有股东以现金形式等比例增资。
本次增资后,中信保诚人寿注册资本将达到73.6亿元。其中,中信金控合计出资36.8亿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50%;保诚集团合计出资36.8亿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50%。增资后中外方股东持股比例不变,亦无新增股东。
据了解,今年2月,国家金管总局已批复同意中信保诚人寿的第一笔增资请求,中信金控和保诚集团分别向中信保诚人寿增资12.5亿元。彼时,中信保诚人寿的注册资本已由23.6亿元变更为48.6亿元。
而早在2023年12月14日召开的2023年第5次股东会议上,中信保诚人寿已经审议通过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事宜,双方股东向其增资50亿元,分两笔进行。
在上一轮增资中,保诚集团执行总裁华康尧则表示,作为保诚集团整体策略的重要一环和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中信保诚人寿的业务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中信集团董事长、中信金控董事长奚国华曾表示,增资不仅使中信保诚人寿的资本实力和发展基础将进一步夯实,更好地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也推动中信集团继续引进利用外资,服务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投资端部分项目违约风险暴露,中信保诚人寿前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23.26%
2000年10月13日,中英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信诚人寿落户广州。2017年,信诚人寿更名为“中信保诚人寿”。
在业内固有的印象中,中信保诚人寿经营稳健,此前一直是合资寿险公司中的“优等生”。数据显示,2017-2022年,中信保诚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20.22亿元、153.85亿元、213.44亿元、233.61亿元、268.28亿元、311.89亿元。
在同期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该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10.51亿元、11.04亿元、18.2亿元、25.31亿元、29.15亿元、10.96亿元。
不过,自2023年起,中信保诚人寿由盈转亏,并在2024年前三季度录得大幅净亏损。
财报显示,2023年,中信保诚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16亿元,净利润为-7.96亿元。另据2024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最新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中信保诚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37.82亿元,净利润为-31.99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3.26%和-1.28%。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信保诚人寿投资端问题不小。“该公司有多笔投资项目风险开始暴露,规模最为突出是对光大控股和远洋的投资。”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3月19日,中信保诚人寿通过深港通从港股二级市场买入中国光大控股H股股份,持股比例5.1323%触及举牌线,此后逐步增持至9.02%。
据悉,从2021年起,中信保诚人寿将中国光大控股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类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致使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由2020年的3.77亿元大幅增长至41.68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3.3%。
2022年,中国光大控股巨亏逾74亿港元,2023年减亏至19亿港元,这也随之影响了中信保诚人寿的利润表。
2022年,中信保诚人寿实现投资收益51.41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86亿元,投资收益率下降至3.89%。2022年,该公司实现综合收益-14亿元,较2021年同期大幅下降,对当年末所有者权益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该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投后管理情况加大减值计提力度,2023年计提投资资产减值损失25.5亿元。截至2023年末,中信保诚人寿的高风险资产规模从2021年402.8亿元上升至493.48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为29.32亿元。
据中诚信出具的评级报告:“截至2023年未,公司高风险资产同比有所增长,其中现金及投资资产比例持续下降,但由于股东权益同比有所减少,高风险资产的股东权益较上年未上升。考虑到资本市场震荡加剧,未来仍需关注权益类资产的公允价值波动情况。”
此外,在2024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中信保诚人寿披露:“公司在2024年三季度收到国家金管总局出具的1份年度监管情况通报、1次监管强制措施、1 次监管问询函。”
其中内容指出,虽然该公司2023年聚焦主责主业保持了平稳发展,但在公司治理、业务经营、资产负债管理、内控合规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及投资管理、产品切换等方面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4月19日,中信保诚人寿发布公告,原总经理赵小凡因到龄退休而不再担任该公司总经理职务。然而退休后仅半年多,近日赵小凡“被带走,且失联至今”的消息在市场上不胫而走。
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来源:财联社
近期课程安排: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网络课程学习班:
报名链接:http://www.neikong.com/s/pc/#/course/detail/1527212/1473841/info
联系电话:400-098-1119 或致电:010-68004186
联 系 人:孙老师 15810764339、邱老师 13811888273 (手机号可加微信咨询)
报名咨询二维码 :
相关文章
近年来,笔者在对本地所属国有企业审计中发现,国有企业在拓宽产业投融资领域、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025-05-24 10
财政部81号令深度解读一、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五大核心任务(第4条)二、建设资金管理(第8-15条)资金来源三、第十四条的财政资金处理逻辑的思维导图图示第...
2025-05-24 10
5月12日,沪金罚决字〔2025〕117号显示,时任D方H理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合规部负责人因“以贷收费”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这大概率是《金融机构合...
2025-05-24 11
5月14日,江南化工组织风险内控手册宣贯暨风险内控考核评价专题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和风险防控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全...
2025-05-23 14
国联水产近期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通过聚焦大单品策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销售格局、研发聚焦爆品、聚焦食品主业等方式打造未来盈利点。多项措...
2025-05-23 24
近年来,甘州区医保局以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提升服务效能为核心,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手段、强化多方协作,推动医保服务经办内控监管从“零基础”向“全链...
2025-05-23 11
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深入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内控合规文化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突出“创新+科技+制度”三位一体模式,以高站位党建引领推动内...
2025-05-21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