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控新闻文章正文

如何提升内部控制和政府审计,在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内控新闻 2023年02月17日 15:36 454 内控网

25.png


一、概况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去杠杆”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既有的相关文献集中于企业外部因素的研究,少有学者从内部控制视角出发。分析内部控制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并且结合政府审计,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降低国有企业的杠杆率。

 

严格有序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中央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当国有企业建立了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和拥有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后,企业的信息质量得以提高,违法、欺诈行为和财务风险降低,同时还能解决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缓解代理冲突,放宽融资限制,最终实现国有企业杠杆率的降低。

第二,内部控制质量对国有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的杠杆率影响并不相同,在一定范围内,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国有企业的短期杠杆率上升,而长期杠杆率下降。国有企业由于存在政府的隐性担保,短期内由于内部控制质量良好,会计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因此相较于其他企业更容易通过借债的方式获得融资,银行也会对其进行债务展期,短期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升高。

 

从长期来看,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存在的代理问题得到缓解,债务双方的信息较为清晰,企业面临的风险降低,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内部控制率越高,国有企业长期的杠杆率会下降。第三,在加入政府审计作为调节变量后发现,政府审计在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方面存在着短期的影响。政府审计可以在短期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效果,但长期并不能提升这种效果。

政府审计在短期对企业具有震慑力,能对所审计的企业起到监管作用,但由于政府审计资源有限,并不能每一年覆盖每一个企业,加之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政府审计并没有使企业的内部管理得到真实地提高,因此政府审计起到的监督作用从长期来看十分有限。

第四,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当将国有企业分为高杠杆组与低杠杆组后,内部控制对高杠杆企业的杠杆率影响更大。相较于杠杆率低的分组,高杠杆组企业存在的问题较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对高杠杆组的监管也更加到位,因此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更有助于高杠杆企业实现去杠杆。

 

二、政策建议

从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入手,并考虑外部监管,研究内部控制和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长期和短期杠杆率存在的异质性,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和政府审计在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所以从国有企业自身治理和政府监管这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企业层面

企业要实现去杠杆需要增强内部治理,创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地落地实施,增强制度的有效性,并且不断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

(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国有企业应切实落实国家有关降低杠杆率的要求,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纠正,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的代理问题,遏制企业的投机行为,促进企业把杠杆率维持在最佳水平,避免财务风险,减少企业的违法、舞弊的行为,改善运作效率和效益,解决企业与外部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2) 关注债务期限结构。在国有企业去杠杆的同时,还需要重视企业的负债结构,防止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企业短债多用的问题,否则不但会削弱去杠杆效果,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短期债务长期使用的问题,就会产生类似于降低杠杆率的效果。国企要重视短期融资,近几年银行贷款的种类日益丰富,中长期贷款的种类增加,企业关注银行不同期限的贷款并对自身的贷款进行优化,有利于企业的负债结构的稳定。

 

(3) 强化执行内在动力。完善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突出董事会、监事会等内部核心监管机构的功能,以防范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和有效运作,从而为国家的审计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要实现公司的内部管理,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加强公司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加强内部监督的意识和认识,形成人人学内控、人人讲内控、人人受约束的良好环境。由分管领导组织内部控制标准的执行,由上到下,严格落实。

建立办事按制度、操作守规程、岗位受制约、过程有监控的风险控制思想,转变以往重审批轻制衡、重业务熟练轻岗位轮换等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的局面。同时,要把内控实施与职工业绩考评结合起来,对违规行为或对其实施造成不良后果的相关人员进行严肃追究,凸显出制度实施的刚性。

(4) 开展内控自我评价。进行日常性的内控查验,及时处理在制度执行中存在的异常突发性事宜,明确提出防范措施并健全实施计划,催促涉及到的企业或部门开展整顿,融合整顿结果出示评价汇报,向董事会、职工监事和管理层汇报。企业管理层和董事会理应并依据评价结果对有关企业、部门或工作人员执行合理的奖赏和惩罚,以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推动提升运营的效果实际效果,完成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

 

(二)政府层面

加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适度提升政府审计的频率,监督企业落实整改建议,针对未纠正或反复再犯的问题应增加惩罚幅度,监督国企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管理体系。

(1) 政府引导国有企业加强内部监管,加大政府审计的频次频率。每年政府审计仅选取部分央企集团进行审计,审计覆盖面狭窄,无法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震慑力,且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在审计资源许可的条件下,扩大对央企集团的审计覆盖面并增加审计频次,增强政府审计的效果。

政府审计部门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中,应重视调研掌握公司有关内控制度以及运行状况,明确提出改进方案,推动被审核企业健全内控制度。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国有独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辅导和监管,举行内部控制专业知识培训机构或工作经验交流会,提升企业在执行内控评价工作中所需要的技术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规范素质,促进内部控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2) 政府助推国有企业进行全面审计,增加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当前政府对中央企业的审计,主要是对被审计企业开展的财务收支的过后审计,应健全政府部门审计,对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审计,包含对其运营管理、现行政策制订和实施状况、财务收支、经营状况等领域开展综合性审计。

并对危害其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对企业事先事中事后开展全方位审计,及时处理并纠正损害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行为,适当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推动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不断提高风险防控水准。

 

中国证监会的相关部门门将上市公司的内控体系建设状况列入上市公司日常管控的范畴,规定上市公司按时在证监会特定网址上公布内控制度的个人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保证内部控制规范管理体系的品质,提高企业报告信息的质量。政府审计仅为国家层面的监督和引领,并不能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从长期来看,要想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高杠杆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我国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及构建长期的市场融资制度,通过体制的改善和制度的创新,增强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能力和决心,促进国有企业结构性去杠杆。 

来源:广联财经

 

 

 

 

近期课程安排: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面授及网络课程学习班:

报名链接:https://www.neikong.cn/416.html

联系电话:010-68004176、68004186

联 系 人:孙老师、邱老师

报名咨询二维码 :

000.png

内控网—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官方网站—内控®、风控®、首席内控官®、风控在线®、内控网®、内部控制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零字第西200036号
  • 内控网®、内控®、风控®、首席内控官®、内控师®、风控在线®、内控培训、内部控制培训、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
  • Copyright© 中经安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102702号-6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17 京B2-2012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