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近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25年)》(下称《白皮书》)表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2025-07-07 57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并且符合这些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说明下,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最后,私募基金风险大,文章所列产品表现仅为历史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收益保证。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哦~
厂长的话
2023最后以三根阳线收官,这一年下来,私募圈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有的私募搞诈骗坑了国资和FOF;还有的高管桃色新闻频发,公司内控形同虚设;还有一些策略产品无视下滑的贝塔,做出爆炸收益成为投资人的新宠。。。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下这一整年里,私募圈的那些个大事。。。
景林原董事长被逮捕
这个是这两天非常轰动的,对上海景林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高斌,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逮捕决定。
之前,据上海证券报2023年6月15日报道,高斌被有关部门带走且失联的。
厂长看了下中基协官网的资料,1993年9月至2015年7月,高斌曾在证监系统工作近22年,2015年8月,高斌加盟上海景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任公司总裁。
2022年10月,景林股权投资的法人由蒋锦志变更为高斌。
从最近一系列风向看,金融监管是越来越严格了。。。
四川信托兑付
停止兑付三年多的四川信托,终于在12月25日公布兑付方案。
兑付方案是将自然人持有的全部信托受益权本金规模分五档、以固定比例累进计算报价:
从一列操作看,四川信托就是想用合理的兑付比例让投资人“认亏”,拿钱走人。
总体评估下来,这个兑付方案在信托里不算很好,但对比其他类的产品,已经算是可以接受了。
头部量化,内控事故频发
今年,头部量化私募爆出了多起内控丑闻。
首先是明汯投资因旗下员工通过自媒体追捧自家,贬低其他同行,被多家私募机构联合举报,最终公司及相关涉事员工先后收到来自上海证监局以及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罚单。
明汯老板裘慧明也因拍下上海顶级豪宅而遭到投资人热议。
幻方这边也没闲着,创始合伙人之一徐进“出轨女下属”被发妻曝光。
随后,幻方直接发了一条公告,对徐进作出停职处理。
紧接着,灵均投资一员工也同样被爆出婚外情,后续灵均也是紧急发布了事件的声明,以员工主动申请离职告终。
赚钱的行业,总是难免伴随着莺莺燕燕。之前是主观,现在主观的腰包紧了,量化的皮裤紧了。
网红大V翻车
有人炒股票炒成了股东,也有人炒期货炒成了果农。
今年2月,有消息爆出财经大V林登万炒期货含泪接下300多万斤苹果现货。
最终林登万做期货做成果农在网上把苹果销售出去了,林登万以及几个朋友的抄底还算是运气好,没怎么亏,但从过程来看,实物交割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另外雪球大V云蒙所管理的私募产品最新净值只有0.16,杠杆梭哈银行股,这几年真的亏惨了。
DMA成为最受欢迎产品
今年的市场,基本上与贝塔相关性低的产品才可能赚钱。
今年股指的贴水幅度小,降低了中性对冲端不少的成本,因此中性产品再次进入到投资人的视野。
然而平层中性收益有限,想要更大的收益,只能加杠杆!
最高4倍杠杆的中性DMA产品受到热捧,一些超额不错的量化私募,DMA产品年内收益能做到50%以上。
一边是主观股票类基金亏20%-40%,一边是费后收益30%+DMA产品,感官上的刺激不可谓不强烈。
后来监管下场,限制了券商DMA业务规模,这股热潮才稍微下来一点。
当下依然有不少量化私募还有一定的DMA额度,但大家配置时还是要考虑股指的贴水以及融资成本。
量化私募跑路,百亿私募FOF、信托受害
今年11月,一则“杭州30亿量化跑路”的消息刷屏。简单概括下就是百亿私募华软新动力等机构→汇盛→瑜瑶→磐京,多层嵌套。
后续第一财经又报道称,有知情人士表示云南信托“踩雷”规模在十亿级,另外还有多家信托机构涉及,最大的一家信托涉及资金规模在30亿左右。
前面的汇盛和瑜瑶是有托管的,然而最底层的磐京是一级的,没有托管,资金最终是直接打到了管理人,即磐京的账户里,之后被转移走了,据说是拿去做“市值管理”了。
骗子利用了2018年以前,股权类产品的资金是可以绕开托管的漏洞。
据券商中国报道,有知情人士称,底层产品管理人一直在提供虚假估值。之前大家都没发现,最近发现它估值出得越来越慢、甚至延期出,才导致事情败露。
这年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私募越来越多,大家选私募需要愈发谨慎。
李蓓成为私募顶流
近两年来,私募行业的大V越来越多,但要说风头最盛的当属李蓓。、
2021和2022年不俗的产品业绩,加上她独特的投资观点,半夏的每篇公众号文章基本都是阅读10W+。
今年还在公众号上发布过自己的征婚文,而后宣布退网。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就“食言”了,连发几篇文章,不外乎就一个主题:“做多中国,看空美国”。
即便近几个月旗下产品净值一路回撤,但李蓓本人的热度一直不减。
希望在保持热度的同时,产品净值也能早日修复。
一亿起投的最狂私募
一家名为阿尔法喵私募成立于2022年9月,致力于量化策略、宏观对冲策略开发。
公司对外的Slogan是“一亿起投,非诚勿扰”,那是一个狂。
截至今年11月30日,旗下大部分去年底或今年初成立的产品,年内收益基本都在15%以上。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
阿尔法喵主要服务于超高净值个人或家族,股东包括海康威视联合创始人龚虹嘉家族。
从以前的千万,到现在的一个亿。高门槛的私募越来越扩张了,只是高门槛的私募,面孔也在不断换新。
持续保持高门槛,才是真的本事呢。
业绩血崩的百亿主观
这两年,主观多头与量化私募形成鲜明对比。
汐泰旗下一只2021年8月成立的产品亏损超60%,投资人实在受不了,选择割肉赎回。
除了汐泰以外,不少2020年声名鹊噪的百亿主观私募,产品净值也已经腰斩或是接近腰斩。。。
比如死磕大消费的同犇投资。
旗下一只产品自2021年4月6日成立以来,截至今年12月8日,基金净值仅为0.5242,基金累计收益为-47.58%,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超10个点。
数据来源:火富牛
趣时等百亿主观多头的同期跌幅也差不多。
不知道投资人还能给这些个大幅亏损的主观多头们多久时间。
公奔私的明星基金经理令人失望
2022年,逆势奔私的几位知名基金经理被投资人寄予厚望。
然而其中只有林森和董承非今年的表现相对优秀。
虽然都没做出绝对收益,但林森在港股,董承非在A股都已经展现了自身的投资能力,做出了不错的超额。
而某公募明星奔私之后的表现着实令人失望,产品的最新净值基本都在0.7-0.8。
很多时候基金经理都只有一次机会,当投资人的耐心耗尽时,可能就到了基金经理的私募生涯终点。
这不,今年,也有很多私募基金经理回到了公募。
总的来说,今年很难,2024年的市场表现怎么也应该好一点了,厂长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来源:东方财富网/i资管工厂
近期课程安排: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网络课程学习班:
报名链接:https://www.neikong.com/s/pc/#/course/detail/1527212/1473841/info?parentId=905884
联系电话:010-68004176、68004186
联 系 人:孙老师、邱老师
报名咨询二维码 :
相关文章
2024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近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25年)》(下称《白皮书》)表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2025-07-07 57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25年)》(下称《白皮书》)近日发布。《白皮书》显示,2024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这一...
2025-07-07 86
由深圳市迪博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25年)》日前发布。对于如何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白皮书》从监管机构层面、上...
2025-07-07 74
保险公司“瘦身”进行时。近日,泰康保险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不再设立监事会,第三届监事会各监事自动离任。在此之前,日本财险(中国)、中国人保也已相继宣布...
2025-06-30 64
【大河财立方消息】6月30日消息,江苏证监局日前披露的行政监管措施显示,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阴农村商...
2025-06-30 60
财政部厦门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部党组决策部署和部内控委工作要求,将内部控制作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财政监管效能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制...
2025-06-30 59
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2025年6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令2025年第6号公布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nb...
2025-06-24 79
近日,中期协一次性公布了4则纪律处分,均与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的场外衍生品业务相关。据期货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6月以来,中期协已公布了12则纪律处分...
2025-06-24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