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控新闻文章正文

小贷行业监管新规落地 明确融资杠杆倍数指标

内控新闻 2025年01月21日 18:44 104 内控网

 2025年开年,小贷行业迎来重磅新规。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同时废止。


综合来看,《办法》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范围及贷款集中度比例要求,优化单户贷款余额上限标准,突出小额、分散的业务定位;严禁出租出借牌照等违规“通道”业务;规范外部融资,严格“1+4”融资杠杆倍数指标,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条件。


■细化关联交易管理要求


具体来看,《办法》强化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细化关联交易管理要求,明确不良贷款划分标准,并对小额贷款公司放贷资金实施专户管理。规范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系统,应满足全流程线上操作、风险防控体系健全、符合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要求等条件。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对合作机构落实名单制等管理。


《办法》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对同一借款人的各项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十,对同一借款人及其关联方的各项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上年末净资产的百分之十五。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对单户用于消费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人民币二十万元,对单户用于生产经营的各项贷款余额不得超过人民币一千万元。


在地方职责层面,《办法》规定,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对本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负总责。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终止等重大事项统一由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负责,不得下放。


受访者普遍认为,《办法》的出台有助于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制度,引导行业提高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水平,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中国银行(5.410, 0.00, 0.00%)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对小贷行业来说,《办法》在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不正当营销等方面的规定有助于减少行业内的不良竞争,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成熟、透明和合规的方向发展。


■细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当前行业洗牌加剧。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4年三季度小贷公司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385家;贷款余额7514亿元。相比截至2014年9月末小额贷款行业公司数量,10年时间中,已经减少了约3200家。


《办法》细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对小额贷款公司信息披露、风险提示、营销宣传、客户信息采集使用等作出规范,并强化对违规和不正当经营行为的负面清单监管;进一步明确地方金融管理机构的监管职责,加强中央与地方的监管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共同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谈及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合规发展,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建议,一是需要合理调整业务结构与规模,降低贷款集中度;二是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提升服务效率;三是积极探索业务创新与合作,创新业务模式,同时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四是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对合作机构的管理,落实名单制管理,防止合作机构违规行为给自身带来风险。


《办法》落地后,小额贷款公司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叶银丹建议,小额贷款机构需要积极适应新的监管环境,第一,加强资本管理与风险控制。特别是在贷后管理、坏账控制和资本风险方面,确保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第二,优化融资结构与拓展融资渠道。小贷公司应更加注重通过标准化融资渠道进行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注意定期评估其融资结构,确保通过杠杆融资获得的资金总量不超过规定的限额。第三,建立健全客户投诉处理机制,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第四,加强合规意识培养与内部治理。小贷公司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合规制度,确保所有业务流程符合监管要求。特别是在融资、客户信息保护、风险披露等方面,应加强合规意识并确保操作流程的透明性。 据《证券日报》 

转自:邯郸晚报





近期课程安排: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网络课程学习班:

报名链接:http://www.neikong.com/s/pc/#/course/detail/1527212/1473841/info

联系电话:400-098-1119  或致电:010-68004186

  人:孙老师 15810764339、邱老师 13811888273  (手机号可加微信咨询)

报名咨询二维码 :


内控网—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官方网站—内控®、风控®、首席内控官®、风控在线®、内控网®、内部控制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零字第西200036号
  • 内控网®、内控®、风控®、首席内控官®、内控师®、风控在线®、内控培训、内部控制培训、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
  • Copyright© 中经安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102702号-6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17 京B2-2012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