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控新闻文章正文

以资本市场为“基” 助民营经济展“翼”

内控新闻 2025年05月21日 15:26 9 内控网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编者按5月2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出台,不仅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更在破解民营经济组织投资融资难题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从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到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全方位优化投融资环境。民营经济将迎来怎样的产业发展新机遇?在法治框架下,政银保三方如何协同破解贷款困局?股权融资又将为民营企业开辟怎样的突围路径?本期报道将深入剖析民营经济组织投融资的新变化与新趋势,探寻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孙兆

  资本市场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A股市场从设立之初的国有企业“一枝独秀”,逐渐转变为国企与民企同台竞技,且民企占比逐渐提高。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之下,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融资难题明显好转。

民营企业上市占比明显提升

  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二十五条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平等获得直接融资。中国证监会2月份表示,要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统计,截至5月11日,年内有37家公司登陆A股,其中32家为民营企业,占比86.49%;32家民企募资210.24亿元,占比84.96%。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支持民营企业上市的政策出台,助力民营企业获取资金。在银行的间接融资模式下,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较高的利息成本,贷款审批门槛高、获取难度大。相较而言,直接融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二十条提出,“对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民营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实施差异化政策,督促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设置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提高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金融服务的水平。”这表明如果银行信贷员具备相关条件,即使放出去的贷款成为不良资产,也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既有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的问题,也有助于促进银行稳健发展。

  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魏明德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在创新机制上,可以构建分层分类的融资机制,依据民营企业不同规模、所处行业特性,量身定制差异化融资工具与产品。强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打造功能完备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多元化服务。还可以设立专精特新专板,为优质民营企业开辟专属融资通道,提供“一站式”上市辅导、融资对接等服务,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魏明德建议,适度放宽融资门槛,在民营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时,摒弃过度依赖盈利、资产规模等硬性指标的做法,转而注重企业的成长潜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灵活的审核机制,对具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广阔的民营企业给予更多融资机会。

细化分层满足不同民企融资需求

  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资本引擎”,多层次资本市场要进一步通过细化分层、优化机制,精准匹配不同规模、不同行业民企的融资需求。

  魏明德表示,按企业规模分层,创业板支持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科创板聚焦国家战略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型民企;新三板以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为主,为中小微民企提供融资、交易等功能;区域性股权市场为区域企业提供私募股权、债券等服务,助其规范治理、提升价值,为进入更高层次市场奠定基础。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细化分层,要紧密围绕民企的多样性需求展开。”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对于初创期、中小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可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科技成长板”,重点支持其早期融资,提供政策扶持、培训辅导等服务,助力企业规范发展;对于达到一定规模、有一定业绩基础的中型民企,可在新三板市场进一步细分行业板块,比如,设立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特色板块。

  民企在债券市场的参与度逐渐提高。据Choice数据统计,2024年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规模约为3.34亿元,较2023年增长超13%。2024年民营企业发行债券净融资超2400亿元,为2020年以来首次实现净融资额转正。在债券利率下行的背景下,民企融资成本下降。2024年,民营企业发债的融资成本中位数为2.24%,2023年为2.66%。

  相关机构表示,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为民企提供增信支持的政策背景下,民企债券发行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扩容是比较明确的趋势。

平衡好融资便利性与风险防控是关键

  在支持民营经济直接融资的征程中,融资便利性与风险防控的平衡如同“走钢丝”一般,既需打开资本闸门为企业“输血”,又要筑牢风险堤坝防止“洪水泛滥”。

  杨德龙表示,在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好风险、收益与便利性的关系。“既要做好风险防控,也要考量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及合规性,确保融资合理有序。”

  在魏明德看来,对于大型成熟民企,要提高财务与公司治理要求,确保偿债与抗风险能力。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和退市机制,让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及时退出。如果新三板企业达标,可快速转板至创业板或科创板,经营不善则强制退市,维护市场质量与稳定。民企要提升素质与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明确管理层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对财务、投资、融资等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风险预警与处置层面,要建立有效机制,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民营经济组织财务状况、经营环境、行业趋势等因素,选取关键风险指标,构建预警指标体系。”魏明德说。

  “平衡融资便利性与风险防控是支持民企直接融资的关键。”刘春生指出,在便利性方面,要持续优化融资流程、降低融资成本,但不能以牺牲风险防控为代价。要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严格且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让投资者充分了解企业,以便作出合理决策。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强风险监测。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引导其理性投资,从市场端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资格认证项目

如果你渴望在企业管理中脱颖而出,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借助内部控制的专业能力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欢迎了解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项目,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认证项目,专为志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合规领域深耕的专业人士打造,将帮助你快速提升专业影响力,赢得企业高管及行业认可,成为引领组织稳健发展的关键力量。

4.8.png

近期课程安排: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网络课程学习班:

报名链接:http://www.neikong.com/s/pc/#/course/detail/1527212/1473841/info

联系电话:400-098-1119 

  人:孙老师 15810764339、邱老师 13811888273  (手机号可加微信咨询)

报名咨询二维码 :




5.21.2.jpg

内控网—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官方网站—内控®、风控®、首席内控官®、风控在线®、内控网®、内部控制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零字第西200036号
  • 内控网®、内控®、风控®、首席内控官®、风控在线®
  • Copyright© 中经安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102702号-6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17 京B2-2012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