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ICS内控学习文章正文

三种广泛接受的公司治理模型与国际内部控制协会(ICI) 公司治理整合模型:从单一维度到系统协同

CICS内控学习 2025年09月08日 23:44 4 admin

0812-1.png


本文内容基于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项目技能八:完善公司治理实务有关三种广泛接受的公司治理模型与国际内部控制协会(ICI)公司治理整合模型方面的内容公司治理模型的演进始终围绕“如何平衡效率与风险” 这一核心命题。马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管理模型、COSO 内部控制模型、COSO 企业风险管理模型作为被广泛接受的三大框架,分别从运营卓越、风险防控、战略适配三个维度为治理提供了方法论,但单一模型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国际内部控制协会(ICI)的公司治理整合模型突破了这种 “碎片化治理” 的局限,通过融合三大模型的核心要素,构建了“目标 - 执行 - 监控 - 优化” 的闭环系统,将治理从“合规工具” 升级为 “动态适应机制”。


一、三大基础模型的治理逻辑与局限突破

三种模型并非相互替代,而是从不同层面回应了治理的核心需求,其差异化价值与互补性构成了整合的基础:

  • 马科姆・波多里奇模型:以“卓越运营” 为核心的治理范式

该模型将治理嵌入 “领导力 - 战略 - 流程 - 结果” 的全链条,强调通过质量管理体系驱动治理升级。其创新点在于将“高层基调” 转化为可量化的评价指标 —— 例如,在 “领导” 维度评估董事会对战略的参与深度,在 “过程管理” 维度衡量治理流程的标准化程度。某制造企业应用该模型后,将董事会的环保决策与生产流程优化相结合,既提升了 ESG 表现,又降低了能耗成本,体现了 “治理与运营协同” 的优势。但该模型的局限在于对风险的针对性不足,难以应对突发的财务舞弊或市场波动。

  • COSO 内部控制模型:以 “风险拦截” 为核心的治理框架

其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构建了“防控 - 响应” 的风险治理体系。相较于波多里奇模型,它更聚焦“财务报告可靠性与合规性”,通过设置控制活动(如授权审批、不相容岗位分离)形成硬约束。例如,某上市公司依据该模型建立“三重一大” 事项集体决策机制,有效避免了高管个人决策导致的投资失误。但该模型偏向 “防御性治理”,对战略机遇的捕捉缺乏指导,可能导致企业陷入 “过度控制而丧失活力” 的困境。

  • COSO 企业风险管理模型:以 “战略适配” 为核心的治理升级

该模型将风险治理“合规层面” 提升至 “战略层面”,通过“目标设定 - 风险识别 - 风险应对 - 监控” 的流程,帮助企业在风险与收益间找到平衡点。其突破性在于引入“风险偏好” 概念 —— 例如,某科技公司根据该模型将研发投入风险划分为 “可接受”“需审批”“禁止” 三个等级,既鼓励创新又防范失控。但该模型的落地依赖大量数据支撑,对中小企业而言可能存在实施成本过高的问题。


二、ICI 整合模型的架构创新:从 “拼凑” 到 “有机融合”

ICI 模型并非简单叠加三大框架,而是以 PDCA 循环(计划 - 执行 - 检查 - 整改)为逻辑主线,将其核心要素重构为“治理方式 - 执行 - 分析 - 改进” 的动态系统,体现三大创新特征:

  • “高层基调” 为原点的价值穿透

模型“高层基调”作为治理的基因,强调董事会与管理层的治理意图必须穿透至组织各层级。例如,某集团公司董事会提出“零容忍舞弊” 的治理方式后,不仅通过制度文件传达,更要求子公司总经理在月度会议中专题汇报反舞弊措施,使 “治理态度” 转化为 “基层行动”。这种穿透性解决了传统模型中 “政策与实践脱节” 的痛点 。

  • “三大支柱” 为骨架的协同机制

模型的三大支柱(治理方式、治理执行、治理分析与强制实施)分别融合了不同基础模型的优势:“治理方式” 吸收波多里奇模型的 “领导力与战略一致性” 要求;“治理执行” 整合 COSO 内部控制模型的 “控制活动与信息沟通” 要素;“治理分析” 则借鉴 COSO 风险管理模型的 “风险评估与监控” 方法。某金融机构应用该模型时,在 “治理执行” 中设置衍生品交易的授权控制(来自内部控制模型),在 “治理分析” 中评估该控制对战略目标的支撑度(来自风险管理模型),实现了 “防控风险” 与 “服务战略” 的协同。

  • “沟通 - 监控 - 整改” 为纽带的闭环迭代

模型将这三个要素作为连接三大支柱的“胶水”,形成持续改进的 PDCA 循环:沟通确保治理意图无衰减传递,监控实现“条文遵守” 与 “意图遵守” 的双重验证(如不仅检查是否有举报渠道,更评估举报后是否真正无报复),整改则推动治理实践与立法、行业最佳实务同步。某零售企业通过该闭环发现,其“供应商审核流程” 虽符合制度条文,但因未纳入 ESG 指标(治理意图的新要求),随即启动流程优化,体现了模型的动态适应性。


三、整合模型的实践价值:治理效能的“乘数效应”

ICI 模型的价值不在于 “覆盖更多内容”,而在于解决单一模型难以应对的复杂治理场景:

  • 在合规性与灵活性间找平衡:某跨国企业既要满足美国《萨奥法案》的内控要求,又需适应新兴市场的灵活决策需求,通过ICI 模型将 “控制活动”(合规)与 “风险偏好”(灵活)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实现了 “全球统一标准 + 区域动态调整”。

  • 在短期防控与长期价值间建桥梁:某上市公司应用模型后,将董事会的“长期战略” 分解为年度治理指标(如研发投入合规性、人才保留率),通过 PDCA 循环持续校准,避免了 “为短期合规牺牲长期投资” 的短视行为。

  • 在成本与效益间寻最优解:中小企业可借助模型的整合性,避免重复建设多套治理体系—— 例如,将内部控制的监督流程同时用于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估,降低实施成本。

三大基础模型为公司治理提供了“工具箱”,而 ICI 整合模型则教会企业 “如何根据场景组合工具”。其核心启示在于:有效的治理不是对单一标准的机械遵循,而是在多元目标中找到动态平衡,最终实现 “控制风险” 与 “创造价值” 的共生。这种整合思维,正是应对当前复杂商业环境的治理智慧。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项目

如果你渴望在企业管理中脱颖而出,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借助内部控制的专业能力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欢迎了解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项目,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认证项目,专为志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合规领域深耕的专业人士打造,将帮助你快速提升专业影响力,赢得企业高管及行业认可,成为引领组织稳健发展的关键力量。

4.8.png

近期课程安排: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网络课程学习班:

报名链接:http://www.neikong.com/s/pc/#/course/detail/1527212/1473841/info

联系电话:400-098-1119 

报名咨询二维码 :


内控网—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官方网站—内控®、风控®、首席内控官®、风控在线®、内控网®、内部控制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出发京零字第西200036号
  • 内控网®、内控®、风控®、首席内控官®、内控师®、风控在线®、内控培训、内部控制培训、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
  • Copyright© 中经安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8102702号-6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017 京B2-2012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