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该镇)在径山村“一肩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中,探索采取“三会”机制,即进点会、诊断会、研判会,着力发...
2025-09-25 106
因业绩预告“失准”或“变脸”,5月以来,14家A股公司收到监管部门出具的警示函或监管函。多家公司收到的警示函显示,公司业绩预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更正不及时,监管部门决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记者 张问之
近期,因业绩预告“失准”,荣盛石化、ST起步、联翔股份、康隆达、*ST富润等5家公司收到监管警示函。
虽然2023年年报披露已经收官,针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失准”或“变脸”的强监管仍在持续。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已有14家A股公司因此收到监管部门出具的警示函或监管函。多家公司收到的警示函显示,公司业绩预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更正不及时,监管部门决定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作为上市公司对年度或下一季度盈利情况的预测报告,其业绩预告为何频频“失准”甚至出现大幅误差?有公司治理相关专家表示,业绩预告是为了避免在财务报告正式公布时公司股票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以提前释放业绩风险,保障中小投资者等信息弱势群体的利益。而不少公司业绩预告“失准”则适得其反,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的价值判断,进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业绩预告“失准”背后,一方面可能确实存在突发的不可预测的经营情况对公司业绩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则暴露出公司内部控制的不规范、不严谨,公司综合治理能力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大幅下调预告业绩引监管警示
记者梳理发现,业绩预告“失准”的公司,除个别为上调盈利指标外,多数为大幅下调业绩指标,公司全年业绩要么预计由盈转亏,要么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
以ST起步为例,公司1月31日披露的业绩预亏公告显示,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6亿元至-3.1亿元。4月24日,公司更正业绩预告并致歉,将归母净利润下调至-6.6亿元左右。
预亏幅度同样加大的还有康隆达、*ST富润。1月27日,*ST富润披露,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3亿元,归母净利润-4.6亿元至-4亿元。4月16日,公司对业绩预告作出更正,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下调至约9350万元、-5.6亿元。康隆达则从预计亏损9200万元至1.35亿元下调至预亏1.6亿元至2.1亿元。
联翔股份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更是由盈利下修至亏损。公司原本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0.92万元至1020.88万元,后调整为-1524.14万元至-1247.02万元。
业内人士看来,年度业绩预告虽然只是预测性信息,但仍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上市公司须充分考量预测依据,从而审慎做出预测。
近期,对于前述公司业绩预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且更正不及时的情况,监管部门相继做出监管警示,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浙江证监局在对ST起步下发的警示函中直言,ST起步的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公司董事长陈丽红、总经理孙兵、财务总监饶聪美、董事会秘书张盛旺对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决定对其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康隆达、*ST富润、联翔股份及公司相关责任人员亦均被浙江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同时,浙江证监局要求其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荣盛石化业绩预告的修正,则因公司对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理解有误,未将符合经常性损益确认条件的政府补助分类为经常性损益。
而经初步估算,荣盛石化相关业务对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为14亿元。由此公司2023年度扣非净利润由亏损4亿元至6亿元,更正为盈利8亿元至10亿元。对此,浙江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业绩预告“失准”或暴露内控短板
有公司治理专家直言,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失准”背后,或反映出公司在内部控制及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不准或‘变脸’的现象,至少是上市公司编制业绩预告工作的不准确和不透明问题,这意味着公司的财务管理不规范和内部控制不完善。”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上述业绩预告下修公司中,部分公司不是“初犯”,且个别公司此前已因年报等存在虚假记载等而受到行政处罚。
如“受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影响”是ST起步业绩预告下修的主要原因。ST起步表示,由于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公司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主要影响科目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及坏账准备计提。
回溯公告,ST起步通过虚构与第三方业务、签订无商业实质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销售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导致公司前述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对此,2023年12月,浙江证监局已对公司及公司时任董事长章利民,时任董事、总经理周建永,时任财务总监陈章旺,时任董事会秘书吴剑军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2024年5月,浙江证监局再对ST起步时任监事饶聪美、独立董事李有星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再看*ST富润,公司解释称,本次营收更正的主要原因为公司经自查,部分营业收入按净额法确认等需调减营业收入3500万元;净利润更正的主要原因系按全资子公司泰一指尚实际账龄调增信用减值损失8500万元左右。而就在今年5月,在被证监会立案半年后,*ST富润终因2020年年报、2021年年报和2022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田利辉表示,为防止业绩变脸等问题连续发生,需要切实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财务审计力度和惩戒力度,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进而优化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上市公司需要有能力正确预测自身业绩,倘若企业试图通过虚假的业绩预测来操纵市场,那么监管机构应该予以严惩。”田利辉说。
原标题:业绩预告频频“失准” 多家公司暴露内控短板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期课程安排:
《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CICS资格认证》网络课程学习班:
报名链接:https://www.neikong.com/s/pc/#/course/detail/1527212/1473841/info?parentId=905884
报名电话:400-098-1119 15810764339(微信同号)
联 系 人:孙老师、邱老师
报名咨询二维码 :
相关文章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该镇)在径山村“一肩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中,探索采取“三会”机制,即进点会、诊断会、研判会,着力发...
2025-09-25 106
2024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近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25年)》(下称《白皮书》)表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2025-07-07 211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25年)》(下称《白皮书》)近日发布。《白皮书》显示,2024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这一...
2025-07-07 274
由深圳市迪博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2025年)》日前发布。对于如何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白皮书》从监管机构层面、上...
2025-07-07 278
保险公司“瘦身”进行时。近日,泰康保险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不再设立监事会,第三届监事会各监事自动离任。在此之前,日本财险(中国)、中国人保也已相继宣布...
2025-06-30 176
【大河财立方消息】6月30日消息,江苏证监局日前披露的行政监管措施显示,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阴农村商...
2025-06-30 170
财政部厦门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部党组决策部署和部内控委工作要求,将内部控制作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财政监管效能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制...
2025-06-30 188
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2025年6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令2025年第6号公布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nb...
2025-06-24 202